查看原文
其他

章熙春书记《光明日报》刊文谈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


报纸版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3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在《光明日报》“理论·智库”版发表文章,畅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并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改革制约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全文如下: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亟须发挥高等教育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对此,要把握新机遇,采取新举措,多维度发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助推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在华南理工举行


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实现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大湾区内高等院校所应唱响的“主旋律”。对此:


一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规划机制

聚焦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以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统筹规划,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大湾区经验。

二是实现大湾区高等院校办学条件优势互补

围绕大湾区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索实施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质量评估监测制度。

三是实现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合作共享

深化三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促进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发数字资源,为推动大湾区数字化转型输送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效果图


不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向世界一流高校迈进。当前,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在数量和密度上还存在差距。作为未来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教育示范区和人才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在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三地高校应联手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制定,向世界推介我国教育成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更好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关键。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发挥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的集群优势,构建国家与地方、企业与高校多层级立体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立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层次有梯度的湾区创新生态群落,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探索三地高校科研人员交流、科技信息交换、科技创新交互的便利措施,建立政府、高校、产业以及社会力量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协同机制,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和新业态创新发展水平。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


章熙春书记率队前往港澳高校交流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离不开三地高校增强合作意识、共建科研平台、推进学生交流等。建议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发力。在《规划纲要》的落实过程中,要确立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以优质的高等教育带动大湾区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教育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在改革制约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发力。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三地制度优势,聚焦三地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管理机制、科研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合作开展多元办学体制改革。


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发力。坚持内涵式发展,强化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依托粤港澳三地高校优势学科,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探索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生成机制。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为导向,构建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机制,探索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新模式,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